我国警察部队向科技公司苹果和谷歌发出实施指令(Implementation Directive),要求两家公司在这个星期天(30日)之前落实措施,防止不法分子在信息服务平台,冒充我国政府机构进行改号欺诈(spoofing)。
我国内政部发文告说,为了保护公众坠入冒充骗局,政府机构自去年7月起就使用“gov.sg”的身份向公众发出简讯,方便他们辨识真伪。不过,这项措施目前不适用于苹果的iMessage以及谷歌信息和聊天应用Google Messages。
虽然政府机构从不使用“gov.sg”身份在这两个信息平台发送简讯,但可能有公众会以为他们通过这两个平台收到的、来自“gov.sg”的简讯是由政府机构发送的。
简单来说,这就是让大家知道:收到的消息是不是官方发的,不会被骗。但问题是,这套机制目前还没覆盖苹果公司的 iMessage 和谷歌的 Google Messages。也就是说,有些不法分子可能冒用“gov.
sg”或其他政府机构的名义,通过这两个平台行骗。

文告里特别强调,这些诈骗案最近已经出现多起,包括冒用新加坡邮政简讯的案例就超过120起。
文告说,根据当局发出的实施指令,两家公司必须阻止账号和群组显示“gov.sg”或政府机构的名称,或过滤掉这类信息。它们也必须确保在展示不知明发送者的资料时,突出他们的电话号码,而不是账号名称,方便用户更好地辨识。
两家公司已经表明会遵守指令。警方也提醒公众,务必保持手机信息应用更新,确保最新防护措施生效。
换句话说,如果你平时收到自称来自“gov.sg”的短信,一定要多加留意,确保信息来源可靠,不要轻易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