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加坡最低收入的全职就业居民逐步提升,这不仅体现了国家政策的有效性,也反映出社会各界对低薪者的关怀与支持。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些努力背后的故事。
从2013年的1,200新元到去年的1,800新元,全职就业居民中最低收入10%者的名义总月收入增幅达50%。这是一个显着的提升,体现了新加坡在帮助低收入群体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新加坡在提高低收入群体方面采用了不少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渐进式薪金模式(Progressive Wage Model)、本地薪金门槛(Local Qualifying Salary)和渐进式薪金标志(Progressive Wage Mark,简称PW Mark)等。
今年7月起,本地薪金门槛从1,400新元上调至1,600新元。
这意味着,对于那些收入处于最低10%的低薪者,如果他们的收入低于1,600新元,薪金将被调高到至少1,600新元。在劳动力市场紧缩的背景下,即使没有直接受惠于这些政策的员工,其薪金也将有所提升。
根据陈诗龙的说法,收入在1,800新元或以下的全职就业居民中,约有一半的人受益于渐进式薪金模式。具体来说,每10名低薪者中,约5人享受到了这项政策带来的福利。而本地薪金门槛则惠及每10人中的约3人。
除了上述政策,新加坡政府还通过就业入息补助计划(Workfare Income Supplement)为低薪员工提供额外的支持。在这个计划下,年龄在30岁及以上的员工每年可获得最多4,200新元的补助金。从明年起,这一最高补助金额将增加到4,900新元。随着年龄的增长,雇员可领取的补助金也会相应增加。
新加坡在改善最低收入者生活水平方面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合作和社会的关注。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新加坡正朝着一个更加包容和富有同情心的社会迈进。
新加坡最低收入工资的变化是根据一系列政策、市场变化和政府措施推动的,这些变化旨在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以下是新加坡最低收入工资在最近十年来的一些主要变化和发展趋势:
名义月收入的增长
根据新加坡人力部的数据,全职就业居民中最低收入10%者的名义总月收入从2013年的约1,200新元增加到2022年的约1,800新元,增幅为50%。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