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4 个小时的飞行後,拿着我的台湾护照,走过新加坡机场的快速通关通道,按下指纹迅速入关。
在着名的新加坡樟宜机场, 40 多个行李输送台快速运作着,出关後已看到我的行李被运送出来──从飞机落地到我搭上 Uber,竟花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每一次下飞机,总是让我再次体验到新加坡的「效率」,与「怕输」的精神。
我今年 25 岁,毕业後在台湾工作了将近两年,目前於新加坡住了一年又 48 天。去年(2017)在我到新加坡半年後,偶然从台湾的新闻上得知新加坡在徵招台湾人来这边当「辅警」的新闻,这几天刚好又在《换日线》上读到了第一批辅警的分享文章,引起许多关於「到新加坡工作」的正反意见与讨论。
我想到这一年来,其实有不少亲朋好友透过各种方式,询问我是如何来到新加坡工作的、实际的环境又是如何?到底好不好?因此决定在此也把自己在新加坡的工作实况与观察,分享给大家。
当然,不同工作的环境与条件,每个人的能力与机运,以及从何种角度看待新加坡⋯⋯都会有所不同,很难绝对客观地说「到新加坡工作到底好不好」,但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助到正在考虑海外求职的你,作为判断的参考依据之一:
没有任何海外留学经验,工作两年後立定决心「向外闯」
从小在台北长大,我没有任何外侨学校或海外留学的经验,大学时的专长是外语,毕业後在一间遊戏公司担任「国际事务专员」,负责帮行销人员与海外总部沟通。
近十年全球手机遊戏的市场成长非常快速,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更是开发手遊的重点国家,但遊戏业界的规模较小,各公司往同业挖角的情形也就越发明显。在遊戏公司一年之後,我已经开始负责与海外的行销公司联繫,对於移动通讯 app 的行销与广告也小有涉略,再加上大学时学的两个外语, 2016 年年底,有两间欧洲广告商正式向我招手,希望我加入他们位於新加坡或韩国的团队。
在那一次的转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台湾目前大环境的问题:
薪资太低、福利太差又太过血汗的共同点,促使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到国外闯天下」。
在这边,想先建议有出走计画或想法的台湾朋友们,如果有海外求职的决心,可以从找工作和准备履历时就开始「国际化」:虽然台湾人常用的几个「数字」徵才网站上,往往也有不少的国外职缺,但要知道跟 Linkedin 或其他国外的徵才网站相比,台湾网站上海外职缺的比例,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另外,履历表应该要以流畅的英文表达为基准,若是想要表现自己会多国语言,除了在英文履历表上写上精通的语言之外,也可以准备一张简单的他国语言简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