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自三年前上调退休和重新雇佣年龄以来,受影响年长者的就业率均上升。受访专家和学者认为,这显示新加坡年长人力仍有潜力待发掘,这也反映出部分雇主仅因遵守法律要求,才留用资深员工。
人力部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新加坡退休年龄上调至63岁后,受影响年长员工的就业率高出0.4个百分点;重雇年龄上调至68岁,则使就业率提高0.7个百分点。 (郑一鸣摄)
新加坡自2022年7月起,把退休年龄和重新雇佣年龄各延长一年,分别达63岁和68岁。人力部于8月12日发布调查报告,分析这两项调整对年长员工就业率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退休年龄上调后,受影响年长员工的就业率高出0.4个百分点;重雇年龄上调则使就业率提高0.7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随着新加坡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调整有关年龄既能保障年长雇员,让他们在有意愿时继续工作,也能满足雇主的人力需求。
人力资源公司仁立国际执行董事梁昌国博士回答《联合早报》询问时指出,退休与重雇年龄的上调固然延长了年长员工的职场参与时间,但两者对就业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退休年龄上调主要得益于立法保护的直接作用,而重雇年龄上调不仅有法律保障,还受到社会观念转变的推动,因此带来的升幅更为显著。
他说:“数据显示,只要政策与职场观念一致,新加坡的年长劳动力依然有能力也愿意工作。调查也消除了‘持续上调将导致效果递减’的假设,尤其是在重雇年龄方面,表明新加坡仍有未经充分发掘的年长人力潜力。”
在储蓄银行担任柜台服务30年的林玉贞(70岁)于2021年5月退休,两个月后重返工作岗位,成为银行活跃邻里大使,协助顾客使用数码服务。
她认为,提高退休与重雇年龄为愿意继续工作的年长者提供更多机会,不仅有助长者保持身心健康与社交活力,也可补贴生活、减轻子女负担。
“工作没有像以前在柜台压力那么大,但要帮顾客处理网银等业务,就得熟悉很多新的IT技能,还是有不少东西要学习。”
上调退休年龄对年长员工就业率产生更积极影响人力部调查也指出,对包括制造业和批发贸易等外向型行业而言,上调退休年龄对年长员工的就业率产生了更积极的影响。这是因为这些行业的工作性质都属于知识密集型。
从事造船业的刘锦标受访时说,随着新加坡人口老龄化,公司年长员工的比率在过去三年里增加约25%。但他认为,只要思路敏捷,这些员工依然是企业的“宝贵资产”。
“他们不仅能培养年轻人,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造船是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倚赖这些资深人才,更有经验的员工能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也让买家更为放心。”
梁昌国说,这些行业的工作更多依赖积累的专业知识、客户网络和机构经验,而不是体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助于留住这些技能仍适用、替代成本高的资深员工。
“面向海外市场的行业,如制造业和批发贸易,也面临保留熟练人手的竞争压力,因此更容易接受这类立法调整。”
学者:或进一步限制雇主提前解聘或降低待遇空间不过,新加坡社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黎华德受访时提醒,年长者就业率整体上升,未必意味着雇主更愿意长期留用他们。这可能只是上调退休与重雇年龄,进一步限制雇主提前解聘或降低待遇的空间。
他指出,目前的问题根源在于缺乏机制,让企业能按生产力、投入度、技能是否符合岗位所需等调整雇佣安排。现行薪资与晋升多为单向“阶梯”,缺少随能力与需求变化上下流动的机会。
他建议企业建立符合经济现实的双向流动机制,让年轻人更快晋升,年长员工也能在条件变化时转到合适岗位,保留有意义的工作并为新人创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