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阁吃苋菜汤竟吃出壁虎,食客向摊位员工反映,对方却辩称是“江鱼仔”。
这起事件发生在周五下午约1时,地点在勿拉士峇沙路的Lazada One商业大厦内食阁的一间摊位。
事主父亲郑先生向《新明日报》申诉,指在附近工作的女儿在午休时前往摊位买苋菜汤,吃到一半竟发现里面出现死壁虎。
“壁虎当时在汤里,身体还很完整,十分肮脏恶心。”
郑先生指出,女儿当场吃不下去,端著半碗汤到柜台讨说法,但摊位员工却说是江鱼仔。
“我女儿坚持要对方看清楚,对方才不再说是江鱼仔,并愿意退款6新元9角(约22令吉80仙)。”
记者走访摊位时,员工阮氏鸾(41岁)受询时证实此事,并指应该是天花板上掉下壁虎,他们因一时疏忽,没注意到汤内有壁虎。
“我们不知道壁虎是在哪个环节出现的,但平时摊位不会出现壁虎,这是第一次看见。”
她也对顾客深表歉意,并说当下已经退款给顾客,并购买了一杯柠檬茶送给对方致歉。
“我们本来也打算把联络方式给女顾客,她若有不适,可联络我们,但当时实在太忙,才一时忘了。”
对比新加坡严格的食品卫生法规,此次事件的处理更显轻描淡写。根据当地《环境公共卫生法》,食品中混入异物可处以最高 2000 新元罚款,情节严重者将吊销营业执照。但从目前来看,涉事摊位仅做了退款和赠送柠檬茶的处理,既未全面排查卫生隐患,也未按承诺提供后续健康保障联络方式。这种 “低成本违规” 的现状,难免让其他商家心存侥幸。
近年来,从火锅里的老鼠到奶茶中的蟑螂,类似事件反复上演,折射出餐饮业 “利润优先于卫生” 的潜规则。当 6.9 新元的退款就能平息一场食品安全风波时,商家自然缺乏改进的动力。真正的改变需要消费者的较真、媒体的监督和监管部门的 “零容忍”—— 就像郑先生所说:“必须让他们看清楚”,不仅要看清楚碗里的异物,更要看清楚每个环节的责任。
如今,涉事摊位的柠檬茶或许已冲淡了当时的恶心,但食品安全的警钟不应停止回响。在这座以高效和整洁著称的城市里,每一碗汤里都藏着城市的良心。唯有将 “卫生第一” 刻进每个从业者的操作规范,将 “全程监管” 落到实处,才能让食客们在掀开碗盖时,看到的只有食物本身的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