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新加坡街头转一圈,会发现一个魔幻的现象:
开出租车的司机,收餐盘的阿婆,捡垃圾的阿叔,超市的收银员,摆摊卖饭的摊主,甚至就连保安,都是六七十岁的大爷……
然而,这只是新加坡的冰山一角。
这并非网络热梗调侃的“70岁正是闯的年纪”,而是残酷的现实写照。在新加坡这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70岁的老人不得不外出工作,来维持基本生计。
新加坡将步入“超老龄化社会”
每5个新加坡人就有一个是老人预计到明年,将有近80万老人新加坡社会及家庭发展部(MSF)最新发布的2025年《家庭趋势报告》,揭开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到明年,新加坡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将超过21%,将迈入“超老龄化社会”。
过去10年(2014-2024年),新加坡总人口增长有限,但65岁及以上老人数量却从46.6万激增至76.8万,增幅高达64.6%。
目前,老年人占比已从2014年的12.4%攀升至去年的19.9%,预计到2030年将达24.1%。
届时,每4个新加坡人中,就有一个是老人。
所幸的是,新加坡还有186万外籍工作者,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的存在,托底了新加坡的人口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龄化压力,支撑着新加坡的经济和社会运转。
孤独终老至死正在新加坡上演仅61.4%的老人与子女同住几乎每天都有老人“孤独死”
“老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独终老”——这句话在新加坡正成为残酷现实。
新加坡2025年《家庭趋势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忧心的社会现象:
· 仅有61.
4%的65岁及以上老人与子女同住
· 27.2%(约20.8万人)老人无子女,与配偶相依为命,比十年前激增88%· 11.4%(约8.7万人)完全独居,这一数字比去年增长11.6%,较十年前更是暴增107%
更触目惊心的是,“孤独死”事件正在频繁上演——独居老人离世多日才被发现的新闻报道时有发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