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等房价降的朋友,建议先坐下,喝口水。
不然看到下面这个新闻,容易心跳加速 + 情绪失控 + 瞳孔地震。
新加坡组屋,又双啜破纪录了。
《我不是公寓,但我过得比公寓还体面》
最新成交记录来自 1D Cantonment Road,一套五房单位, 面积 1,130 平方英尺,楼层在 34至36层之间, 成交价格是:$1,580,000!也就是 每平方英尺 $1,398。
要命的是,这已经是今年第五套破150万的Duxton五房单位了。
你以为 Duxton 是一个例?
不,Clementi 最近也在搞大事。
在 Clementi Avenue 3 的 Clementi Crest,一套四房单位, 刚刚以 $1,280,000 的价格成交。
面积:1,001 平方英尺楼层:34至36层每平方英尺价格:$1,279房龄:刚好满5年 MOP,还剩94年租期!
这价格,在西区真的算“黄金腰级”房价了。
为啥这些组屋能卖到天价?
这些成交单体看起来很像“失去理智”,但真要分析,这些买家实际上是算得比谈情话心的经济学家。
我最近看到一个真实案例:
买家A,30多岁科技业高管,PR,年薪近30万,老婆是会计师。本来想买公寓,看了 One Pearl Bank、Sky Everton 等项目,发现:
同样是1300 sqft,新公寓要220-250万管理费每月三四百不能用太多CPF一算费用,他们回头一看,觉得 Duxton HDB 反而创优:
没有管理费没有公摆面积损耗楼层高、景观好租金还好,月租$5k~$6k所以买家就说:不如花150万买Duxton,比花250万买公寓创优多了!
☑ HDB 不是永远赚钱演绎Duxton、Clementi 是“神盘”,但不算通用法则。有的旧HDB,租期短、无电梯、住居环境不优。
换句话:
你看到的是别人的高光时刻,但那可能是他花5年MOP、装修10万、下楼搜停车位的经历据换来的。
☑ 转售限制仍然存在HDB 很好,但经济模型不是公寓。 外国人不能买,租赁有限,上市精密约束,属于协助性住宅系统。
它的价值“有天花板”,现在是多方面效应累积出来的。
Duxton和Clementi,分别是HDB界的爱马仕和西区黄金腰级房段。
房市这一波操作很明显:
“谁青春长,谁就值钱; 谁地铁近,谁就涨疯。”
自己花钱买房,不是为了看别人品住,而是真想给自己和家人一个安稳地方。
你问:这样的HDB值得买吗?
我只能说:
“能上车的时候,请上。上不上车是选择,能上不能上车,是资格。”
等下,我先交个房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