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于 3 月 28 日发生 7.9 级强烈地震,瞬间众多建筑轰然倒塌,受灾情况极为严重。在这场灾难面前,各国纷纷展现出人道主义精神,迅速派遣搜救队前往缅甸参与救灾行动,希望能在废墟中找到更多幸存者。
在众多救援力量中,新加坡民防部队派出的一支 “特殊” 搜救队引发了全球关注,那就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半机械蟑螂” 搜救队。这也是全球首例将半机械蟑螂应用于人道救援行动之中。
根据《联合早报》报道,这是全球首例运用人道救援行动的半机械蟑螂(Cyborg Cockroach)从视频可见,这10只半机械蟑螂所使用的品种是马达加斯加发声蟑螂,约6公分长,背部装有热像仪、导航传感器和无线通信设备。
据悉,在工程师施加微量的电击刺激蟑螂的神经肌肉下,可控制它们爬行的方向,再加上蟑螂能在复杂狭小的地形中进去自如。蟑螂背上的热像仪若探测到人体热源,会实时向控制系统发送警示,从而找到受困的幸存者。
此次参与救援的 10 只半机械蟑螂品种为马达加斯加发声蟑螂,它们体型相对较大,成年个体大约有 6 公分长。这些蟑螂的背部被安装了热像仪、导航传感器以及无线通信设备,宛如配备了高科技 “行囊” 的小战士。
这一创新救援方式在网络上引发了大量讨论,许多网民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人调侃道:“小强都比我有用,真惭愧”,还有人感慨:“现在就连蟑螂都要做工了!人类更加没借口偷懒”。也有不少人认可这种救援方式,认为 “这个方式不错!也可以减少搜救人员受伤”,同时大家都心怀期待,留言 “希望有奇迹发生”,盼望这些半机械蟑螂能够在后续的救援中发挥关键作用,为缅甸地震救援带来转机。
事实上,蟑螂因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在科学界一直备受关注。科学家们很早便开始探索将蟑螂应用于救援领域的可能性。此次新加坡用于缅甸地震救援的半机械蟑螂,无疑是在这一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与应用,将科技与生物特性完美结合,为地震救援等灾害应对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