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异味不散、电灯长亮数日,邻居察觉有异报警揭悲剧,六旬独居叔倒毙家中。
这起事故发生在三巴旺弯第363C座组屋。
一名独居大叔在家中不幸离世,直至邻居担心出事报警才被发现。 《新明日报》记者隔天接到读者提供消息后到场走访,涉事单位外的走廊仍隐约可闻到刺鼻的腐臭味,单位内地面上仍有残留的血水。
邻居白先生(53岁,退休人士)透露,从上周末开始就闻到阵阵异味,起初他还以为是某种食物的臭味,但后来发现气味持续不散,再加上该单位电灯连续数日一直亮著,心中觉得不安,于是与其他邻居商量后决定报警。 他表示,警察下午2时多到来,大约6时左右才离开。
据他了解,警方进入单位后,发现死者半身赤裸倒在地上。 白先生说,死者刚搬来几个月,相信是一名保安,平时独居,但人很友善,和邻居家的小孩相处很好。
另一名也有报警的邻居吴女士(29岁,家庭主妇)指出,警察到场时大门紧闭,无法直接进入,最终是通过窗户查看,才发现屋内有人倒在地上。
警方受询时证实当天接获通报,到现场后发现一名61岁男子已无反应,医护人员当场宣告他身亡。初步调查显示,此案并未涉及他杀,调查仍在进行中。
在新加坡,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独居老人数量逐年增加。他们中,有的是子女不在身边,有的是无亲眷照料,日常起居全靠自己。对这些独居老人而言,一场突发疾病、一次意外摔倒,都可能成为危及生命的 “隐形杀手”—— 若无法及时求助,即便只是轻微不适,也可能因无人发现而延误救治,最终酿成悲剧。此次三巴旺弯的事件,正是因为 “灯亮数天” 与 “异味不散” 这两个异常信号,才被邻居及时察觉,可现实中,更多独居老人的意外,可能连这样的 “信号” 都不会留下。
事实上,邻里关怀是守护独居老人安全的重要防线。像白先生、吴女士这样的邻居,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并及时报警,为事件处置争取了时间,也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但仅靠邻里自发关注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社区可定期组织志愿者上门探访,为独居老人提供生活帮助与健康检查;相关部门可推广 “智能守护设备”,如紧急呼叫器、烟雾报警器、水电使用异常监测器等,通过科技手段实时关注老人动态;子女们更应多与独居父母沟通联系,哪怕只是每天一个电话,也能及时了解父母的生活状况,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