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实现财务自由需要多少钱?
调查显示,本地消费者认为,需要每个月存下至少1733元,并在大约27年内累计储蓄56万6000多元,才能实现财务自由。
本地某保险业者公布的首份财务自由指数报告显示,满分为100分,受访消费者为自己的财务自由程度打60分。
去年12月到今年1月,该公司对3000名18到65岁的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进行调查,根据退休、收入、开销与储蓄、理财等指标,了解在通货膨胀和生活开销上升的环境下,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对实现财务自由的看法。
结果显示,近三成受访者为自己的财务自由程度打8到10分,10分为实现财务自由。这群人的每月平均收入为9067元。
另外54%的人打4到7分,他们的每月平均收入为5652元;17%的人打1到3分,他们的平均收入为3442元。
受访消费者表示,财务自由的两大指标是能够随时退休以及有足够的资金回馈社会。虽然超过七成的人认为财务自由至关重要,但只有约三成的人认为他们能够实现。
调查也发现,约半数人每月储蓄3000元或更少;25%存1000元或更少。财务自由和财务拮据群体每月的储蓄占收入的约一半。
实现财务自由与养老退休也是分不开的。新加坡的养老退休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支柱,被称为“三支柱养老制度”。
01中央公积金(CPF)
中央公积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CPF)是新加坡的强制性退休储蓄计划,适用于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该计划是由个人、雇主和政府共同缴纳的退休金计划。根据个人的年龄和收入水平,CPF账户会将缴纳的资金划分为三个账户:Ordinary Account(OA)、Special Account(SA)和Medisave Account(MA)。
OA主要用于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支出,SA用于长期储蓄和投资,MA用于支付医疗费用。雇主和雇员分别按一定比例缴纳CPF,而政府也会提供一些额外的贡献。
02职业年金计划
第二支柱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参与的企业年金计划,旨在为员工提供额外的退休保障。这些计划是自愿性的,由公司设立,并根据员工的薪资和工作年限提供额外的退休金。
03个人储蓄和投资
第三支柱是个人自愿性的储蓄和投资计划,用于进一步增加个人的退休金储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