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米其林指南2025》颁奖典礼在滨海湾金沙(MBS Sands Grand Ballroom)举办,这也是主办方时隔2年再次主办实体颁奖礼。,比2024年的51家少了9家。去年获米其林一星的9家餐厅过去一年结业,包括Art di Daniele Sperindio、Chef Kang's、Matera、Oshino、Poise、Shinji (Bras Basah Road)、Sommer、Rhubarb和Sushi Kimura,本地餐饮业的歇业潮也反应在今年榜单上。
今年获颁米其林三星最高荣誉的餐厅不变,为Les Amis、Odette和Zén。
7家获得米其林二星荣耀的餐厅,包括Cloudstreet、Jaan by Kirk Westaway、Meta、Saint Pierre、小康和(Shoukouwa)、Thevar和今年晋级二星的Sushi Sakuta。
此外,32家本地餐厅在第9届新加坡版《米》获颁一星肯定,比2024年少了10家,其中9家结业、Terra落榜。
另外,今年只有一家新上榜餐厅,即Omakase @ Stevens。
大华猪肉粿条面依旧是唯一获米其林星的小贩,今年名单没有出现小贩生力军。这也是他们连续9年获颁米其林一星肯定。大华猪肉粿条面第2代老板董再盛接受vibes采访时,对于《米》给予的星级肯定表示:“很兴奋、很开心!我要感谢我的团队和供应商给我这么好的食材,以及公众的支持。”
问及获得米其林一星,要如何维持水准或进步,他自信表示:“差不多一样啦,不能够进步,都已经到极限了。所以只要控制好品质,不退步就行了,退步了就不好吃。”
今年米其林星级餐厅名单没有出现小贩生力军,董再盛指新加坡美食非常多元,呼吁米其林的评审们多给小贩们机会,直呼:“叫他们选多一点啦,不可以只有我一摊!”
今年的“米其林绿星”由Fiz和Seroja获得。
“米其林绿星”是一项年度奖项,标举在永续作为上领先的餐厅。他们在道德与环保都有一定的坚持,与注重永续的供应商与生产者合作,减少浪费,或甚至不使用塑胶和与其他无法回收的材料。
米其林三星餐厅Odette的职员Ines Carriere Bega获得“米其林指南服务大奖”。“米其林指南服务大奖”,旨在表彰在餐饮业中提供卓越服务的个人或团队。 这个奖项的评选标准着重于服务的专业性、热情、以及对顾客的关怀,并非单纯针对食物本身。
此外,米其林二星餐厅Jaan by Kirk Westaway的侍酒师Bella Jankaew,获得今年的“米其林侍酒师大奖”;今年新上榜的米其林一星餐厅Omakase @ Stevens,其31岁大阪主厨Kazuki Arimoto获得“米其林指南年轻主厨大奖”。
《米》国际总监Gwendal Poullennec在颁奖典礼上通过视频发言,提到本地餐饮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他说:“虽然我们看到一些备受喜爱的餐厅因经济压力而关门歇业,但这种转变或许出人意料地为新品牌和创新餐饮理念的涌现铺平道路,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视角。
“新加坡仍然是东南亚烹饪发展的重要目的地。它持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才华横溢的年轻厨师、充满热情的侍酒师和敬业的酒店专业人士,促进了丰富的烹饪文化交流,激发了新的创意,并不断突破厨房的极限。”
《新加坡米其林指南》在2016年首次举办,2020年因疫情停办一届,今年第9届举办。
《新加坡米其林指南》和米其林国际评级标准一致,由一群美食密探依据公开的评估标准审核。这5项标准是:食材品质、厨师对味道以及烹调技巧的驾驭能力、厨师通过料理表现的个性、是否物有所值以及餐饮水准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