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新加坡出现了一种新的诈骗方式:假冒教师向商家订货,再伺机诱骗商家转账来榨取钱财。
新加坡警察部队发布文告表示,从今年4月起,已经接获427起类似的通报,商家损失的金额高达680万新元(约166946800新台币)。
餐饮和服务业是骗子们下手的主要目标。
骗子通常会假冒是学校的老师,向商家订购大量的产品。在取得商家的信任后,他们会表示想要购买其他商家本身没有的产品,或是数量远远超过商家库存的商品。一旦商家表示无法满足骗子所需要的商品数量或类型时,骗子就会“推荐”商家向其他的“供应商”进货。
(示意图)
这些所谓的“供应商”,自然和骗子是一伙的。
骗子所下的订单,数额都相当庞大,让商家误以为这是一笔大生意,为了尽快完成交易,很多时候没有做仔细的查核,就向骗子所推荐的假供应商交易并付款。
另外,骗子在交易中所扮演的“老师”身份,也让不少人因此而放松了警惕。
(示意图)
当商家与“供应商”完成交易后,想要再联络”老师“时,“老师”已经不知去向,这时商家才会恍然大悟自己落入了骗子的圈套。
以下是2个真实案例:
(一)向“供应商”买投影仪
今年6月,一名自称在华侨中学任教的“张老师”联络了摄影师许先生,说隔天想让许先生为580名学生拍个人和班级照。第二天早上,“张老师”突然致电许先生说,学校需要购买8台投影仪,但和供应商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因此希望委托许先生帮忙采购。
投影仪每台的报价是3800新元(93269新台币),而供应商的出货价是3500新元(85902新台币),要先付一半定金,许先生可从中赚取2400新元(58904新台币)的差价。
“张老师”随后发了一张转账截图,让许先生以为对方已经把钱打到自己的账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