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吉隆坡来到新山,准备明天去新加坡。晚饭后朋友开着车载着我来到了跨海大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交接的关口。
在海边,对面就是新加坡。吹着海风凉爽极了。这样的环境下让我仿佛置身于10年前的深圳。
那个时候也是像现在这样,望着海对面的香港,一阵感叹,然后就在接下来的很多年,做起了社畜,把青春奉献给了深圳。
回过头看,人最后其实活得就是一个“明白”,知道自己要什么。我最近接触了很多出海发展的朋友了,有的刚出来,另一些呢,则是出来了有几个年头了。和他们聊天、交流后,脑海里就蹦出来一个概念。就是怎样提升自己,让自己生活质量更高,更幸福,这个话题如果延伸去写可以写很多。
也可以简单地写四句话:1、换国家(城市)2、换行业 3、换圈子 4、换思维。来新山,原计划就是去新加坡考察看看,从新山过关,两边都走走,用脚步来丈量这些地方,发掘一些机会和可能性。看看目前的各种业态。
刚落地就被荣蕾姐叫到她店里,她是我出海群第一批进群的朋友,在微信上已经聊过很多次。但线上聊千遍,不如线下见一面。面基的感觉总是不同的。深入的了解了她们一家人为什么来到马来西亚,然后又选择了新山,现在又在做什么。在新山发展的华人群体,大家又在做什么。新山的历史典故又是怎样的,前世今生都经历了什么。接下来会不会有机会?
然后我们得出了一些共识:
1,肉身先出来,才会延伸出来接下来的123,经常看我内容的朋友应该了解,我之前说过命运有时候非常奇妙。往往是你选择了A,做着做着就变成了B,然后延伸出了C,最后靠D赚到了钱。但你不出来没有选择A,就不会有接下来的ABCD…Z。
2,出海要抱团,随手帮人,不沾因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帮人。但没必要伤筋动骨,先过好自己的日子,照顾好身边的人,再去帮人。不要被人道德绑架或者情感绑架。帮人是好的,不想帮也没问题。帮人只是帮人,不是施恩。不需要对方知恩图报。有边界感。把做慈善跟做生意分开。帮人是帮人,生意是生意,不要纠缠在一起。
3,新山发展机遇非常大,颇有点像当年的深圳,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东南亚的深圳。从历史进程和目前的趋势分析,可能性很大。当然啊,这只是我们个人的看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需要您自行判断,不要被我误导)
很多人最近跑过来私信我问:白哥,我要不要出国看看? 国外是不是更有发展…这种的,你也别关注我,最好取关。我是很不乐意给这种人建议的。就我纵观身边所有人,包括在国外的这些事业有成的老板,但凡混的还不错的,发家致富的,或者说是取得了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得优缺点。
但共性是一样的,就是非常明确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我一定要出国留学,我一定要去大城市碰一碰,我一定要把这个事干了,先拼尽我所有的努力试一试。没有这种心态就别试了。其实没有行不行,你去看一看问一问,有多少人的人生抉择是能够得到肯定答案之后,他们在去尝试的。
你不爱说话,不喜欢社交,没有一技之长,性格孤独… 然后还想找一线公司,大品牌公司,同时还得有人教你傍身的技能。那你想啥呢?泼天得富贵凭什么轮到你?
荣蕾姐就是那种身上有一种韧劲的人,典型的北京大妞性格,有心性,也敢说我能把这事做好。听完她的出海经历,5年法国留学生活经历,17年单枪匹马杀到新加坡又转战到马来西亚,落地新山,办了第二家园,买了房,开了店,一个人带孩子。老公在体制内,到20年才一家人团聚。
现在做了很多业务,比新山本地人还了解新山,就有这个魄力的人,做什么做不成,就算这个做不成,换别的去做一样能做成。
好了,这篇就当作新山的碎碎念吧。下一篇我认真写下新山和新加坡的华人创业者都是怎么搞钱的,都用了哪些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