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加坡一直被视为全球房地产市场的避风港,尤其是在优质办公室的租赁市场中表现稳健。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新办公空间的增加,新加坡的办公室市场也开始显露出疲软的迹象。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中央商务区的甲级办公室空置率持续攀升,租金上涨的动力也逐渐消退。
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仲量联行(JLL)最新发布的报告,2023年7月至9月期间,新加坡中央商务区的甲级办公室空置率上升至8.3%,创下了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数据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因为空置率的上升意味着市场供过于求,办公楼的租赁情况开始出现疲软。
仲量联行指出,这是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空置率上升的情况。尽管新加坡办公室市场相较于全球其他主要城市表现尚属稳健,但受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新加坡的办公楼市场也未能完全幸免。特别是金融和科技行业的需求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压力。
造成空置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新办公楼的集中涌现。位于中央商务区的IOI Central Boulevard于今年投入使用,这座办公大楼拥有约126万平方尺的办公空间,为市场带来了大量新增供应。虽然新办公楼的开业原本被视为填补市场需求的契机,但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租赁需求的放缓,使得这些新增空间的租赁进度不如预期。
分析师指出,像IOI Central Boulevard这样的高端办公楼原本能够吸引国际企业和大型金融机构进驻,但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尤其是在金融科技行业中,一些企业开始缩减运营规模,减少了对大面积办公室的需求。这也使得这些新开办公楼的租赁速度低于预期,进而拉高了空置率。
尽管空置率上升,优质办公室的租金却并未下跌。据仲量联行的数据显示,新加坡甲级办公室的有效租金在今年第三季度维持在每平方尺每月11.50新元(约37.21令吉),与前一季度持平。尽管此前曾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小幅上涨,但租金涨幅在近期明显放缓,市场上涨的动力不足。
对此,仲量联行的办公室租赁和咨询主管安德鲁·坦耶表示,租金上涨乏力的原因在于企业面临的运营成本压力不断增加。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低迷,许多公司尤其是跨国企业,都在努力控制成本。尤其是科技行业的需求减弱,这对新加坡办公室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安德鲁补充道,未来几个季度,办公室市场的空置率可能会保持在高位,租金上涨的动力依然有限。特别是在企业都在紧缩开支、控制运营成本的背景下,企业更倾向于延缓办公室扩张计划,或者考虑减少办公空间的租赁面积。
新加坡办公室空置率上升的背后,与全球经济疲软密切相关。仲量联行分析指出,全球经济低迷使得许多公司在扩展办公空间时更加谨慎。同时,美国联邦储备局(美联储)近期的利率政策也对市场产生了影响。尽管美联储上周下调了基准利率0.5个百分点,但整体的降息时点依然滞后于预期,这导致企业在租赁决策上保持观望态度。
此外,新冠疫情后全球工作模式的变化也对新加坡办公室市场带来了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混合办公模式,允许员工部分时间在家工作,这减少了对传统办公室的需求。随着企业逐渐适应这种灵活的工作模式,对大面积办公室的需求减少,租赁市场的压力逐步增加。
展望未来,专家普遍认为,新加坡的办公室市场疲软状况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内持续。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在办公空间的租赁上将更加谨慎。同时,随着更多新办公楼的建成,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不过,尽管面临挑战,新加坡的办公室市场依然具备一定的韧性。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依然吸引着大量国际企业进驻,而这些企业对高质量办公楼的需求依然存在。如何在满足市场需求与应对经济变化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新加坡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