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可能是世界上最争强好胜的国家之一。
有“惊输主义”为证。
惊输(Kiasu),意为怕输,闽南语、粤语词汇。2007年牛津英语词典收录该词,解释为“一种贪婪而自私的态度”。
惊输主义并没有那么负面。新加坡人只是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在新加坡人们会用纸巾或雨伞提前占好桌子
最新的典型例子是,三年禁令之后,新加坡宣布支持更多数据中心扩张,并为其提供更多电力。
近期,美国科技巨头微软、英伟达和谷歌要在马来西亚投资85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这加剧了新加坡“惊输主义”发作。
我们也可以把“惊输主义”理解成加强版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症。Web3、加密币等“赛博成就”都抢在人先的新加坡,更不可能放弃“实打实”的工业机遇。
惊输
日前,英伟达、谷歌、微软等美国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先后访问新加坡邻国马来西亚,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承诺投资数十亿美元。
仅在马来西亚,三者就已经砸下85亿美元,建造新的数据中心,以发展云计算和人工智能。
新加坡马上宣布增加数据中心容量三分之一以上,并欢迎相关新投资。
这一举动颇有些出人意料。2019至2022年,新加坡针对数据中心实施了“三年禁令”,不希望“电老虎”“水老虎”耗费宝贵的能源。2022年禁令到期,政府允许申请“试点”,但迟迟不发放许可证。
微软新加坡数据中心
不少马来西亚官员开玩笑,说如今新加坡来抢数据中心,绝对是“典型新加坡怕输反应”。
最能典型体现新加坡人“惊输”的地方,恐怕是吃饭占位。在美食街上,很多外国游客惊讶地发现,新加坡人一边买饭,一边手脚麻利地用餐巾纸或雨伞占住桌面、座椅,这一举动甚至有专门的词汇形容——chope。
这些表现还包括排队买最新款的智能手机,排队买麦当劳限量供应的Hello Kitty玩具,电梯开门时争先恐后地挤进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