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你们辛苦了。(联合早报)
在亚洲国家中,新加坡是外籍护士首选的工作地点之一。
除了申请工作程序简便,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也靠近多数外籍护士的家乡,方便他们随时回乡探亲。
然而,一些外籍护士还是希望把家眷接过来新加坡一起生活。要实现这点,就必须先取得永久居留权。
一名在本地公共医院工作超过10年的缅甸籍护士接受亚洲新闻台访问时坦言,虽然嫁给了新加坡人,但她申请永久居民权已被拒绝八次。
“许多同事觉得很难在新加坡定居,所以已经离开或正打算离开。”
外籍护士来得多流失也多
新加坡的外籍护士流失率从2019年的9.4%攀升至去年的14.8%,他们多数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印度和中国。
卫生部长王乙康去年宣布,今年将增聘4000名护士,其中六成是外籍护士,以弥补冠病疫情期间因边境限制而下降的外籍护士聘用率。
“疫情期间,全球都在争抢护士。不少在新加坡服务的外籍护士转到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和阿联酋这些待遇更优厚的国家工作。”
卫生部今年将增聘4000名护士,外籍护士占六成。(联合早报)
今年增聘的外籍护士人数多过本地护士,恐怕会引起一些国人情绪性的反应。
尤其是不谙英语的年长者,到医院或综合诊疗所看病时,若被分配到不谙华语或方言的外籍护士,常会出现“鸡同鸭讲”的窘境。
然而,随着新加坡人口老龄化加剧,单靠本地护士已不足以应付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增聘外籍护士乃形势所需。
到了2030年,新加坡预计需要8万2000名护士、综合医疗保健人员和支援护理人员来照顾病患,以及协助医院、诊所和乐龄综合服务中心的运作。
截至去年底,这个队伍有5万8000人。
西方的月亮比较圆?
要吸引外籍护士来新工作其实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几年后留住他们。
招聘公司总裁基思(Jordache Keith)上周在亚洲新闻台的播客节目上直言,比起直接从东南亚国家聘请护士再提供培训,一些西方国家宁可聘请有国外工作经验的护士。
因此,一些外籍护士选择来新加坡受训,工作几年后就离职,到西方国家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些西方国家的永久居留权更容易申请,也允许护士携家带眷,有的还会为护士的孩子提供免费教育。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