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迪和他的1岁大儿子以及太太。(森迪脸书)
48岁的Nadanasigamani Senthil(音译,森迪)来自印度。1995年,20岁的他飘洋过海来到新加坡当建筑工人,那时他日薪只有16元。
和许多外籍客工一样,起初他只想要多赚些钱寄回老家,让家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森迪告诉《海峡时报》:
“我带着小小的梦想来到新加坡。但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机会,我渐渐爱上了新加坡。这里的安全、治安、法律和秩序,让我觉得这里是个能称之为家的好地方。”
在新加坡打拼了28年的他,如今已是一家电气工程公司Triple Power Engineering的董事,也是静山民众俱乐部的印度活动委员会主席。
起初,他持着工作准证(Work Permit,简称WP)到本地打工,是为了存钱进修,头两年几乎都是住在建筑工地里。
森迪描述当时的住宿简陋情况说:
“以前,我们得自己找建筑材料,找到什么就用什么,在建筑工地搭个临时地来居住。如今,工人们都能住上有正规管理系统的宿舍里。”
尽管生活不易,他还是在1996年和1997年分别获得了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的电气安装资格证书,然后用这些证书获得了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简称EP)。
(编按:在新加坡,工作准证和就业准证的月薪不一样。目前,就业准证一般发给专业人士或经理级员工,他们的月薪至少要达到4500新元,是工作准证持有者月薪的2倍至5倍。)
森迪如今已是地地道道的新加坡人。(海峡时报)
突然出现的抢匪,成了他扎根新加坡的转折点
森蒂虽然感恩新加坡给与他进修的机会,但发生在1998年的一件事,让他下定决心要在新加坡安家。
有天晚上,他在放工回家的路上,遇到一起抢劫案。
他回忆说:
“我听到一名妇女大喊有贼啊,接着就看到一个男人跑走了。于是我紧追在后,最后捉住了该名男子。与此同时,有路人报了警。”
该名男子后来被警方逮捕了。
隔天,警察到他工作的建筑工地找他,还等他洗完澡,才把他请到警察局录口供。警察对他很好,后来还给他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他帮助捉贼。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让我知道新加坡警察部队是友好和平易近人的,我告诉我的同事,他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向警方报告任何不当行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