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政府公布了新退休方案:在2026年把法定退休年龄从63岁延至64岁,重新雇佣年龄上限从68岁调至69岁。
是不是看起来像“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这还不够,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更早之前就表示,要在2030年前阶段性地将退休年龄调整到65岁,雇佣年龄上限调至70岁。
事实上,不只是新加坡,隔壁日韩也都有实施延迟退休的政策或计划。而且这几个国家的人很多还都抱支持的态度。
同样是亚洲国家,为什么到我们这,延迟退休就充满了争议?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几个国家的延迟退休情况和老人生活,看看别人普遍是个什么样,跟我们又有何差异,具体内容如下:
新加坡养老:70岁退休,还不是尽头 日本养老:打工是生活常态 韩国养老:光靠养老金,太难了
1
新加坡养老:70岁退休,还不是尽头
在新加坡,出租车司机是延迟退休的排头兵——早在2012年,他们的退休年龄就调整为了75岁。
在接近73岁时,只要他们能通过健康检查、驾驶评定以及各类检查项目等,就可以继续干下去。
从这点来看,70岁退休可能并不是新加坡人的工作尽头。
之所以会延后这么多,除了老龄化程度比较高外,跟新加坡的养老制度也有很大关系。
与咱们年轻人交费、老年人领钱的形式不同,新加坡是一种多账户的公积金制度:
账户一共有4个,都有着不同的作用。
每个人的公积金由自己和企业按照规定缴纳,以不同的比例积累到各个账户中,同时每年按一定利率计息。
这就意味年轻时攒了多少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当参与人年龄达到55岁后,公积金局会为其开设第4个账户——退休户头,普通户头和特别户头的钱会转入其中。
此时可以选择从退休户头领取部分养老金,也可以不领留到65岁,户头中的钱会按6%利率计息增长。
为了鼓励民众不随意领取、用掉,新加坡政府也推出了一个政策:
如果65岁时账户内的存款额度达到或超过97300,就能将其转化为终身养老年金,每月都能领到一笔养老金,存款越高,领的钱也越多。
而要是没有达到,就只能从中领取有限的养老金,领完就没了。
同时,若65岁以上还在工作,也可以选择推迟领取养老金,每推迟一个月,账户内存款利息就会越高。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