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年的第一天,一对夫妇在新加坡度假时购买了Pedro品牌的包包。然而,在返回马来西亚的途中,他们遇到了一次出乎意料的情况。
这对夫妇驾车从Woodland回新山时,由于包包未拆封,被海关要求打开车厢进行检查。海关官员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询问:“你们是马来西亚人吗?”,“你们在新加坡待了几天?”,“包包是什么款式的?”,“这个发票是一个包的还是两个包的?”。
这位夫妇出示了购物单据和付款凭证,但是海关官员坚称这两张单据代表了两个包包。尽管单据上明确标明了两个包包的型号、价格和总数,官员还是要求根据马来西亚的汇率缴纳10%的税款。
最后,这对夫妇被要求支付了RM60的税费才得以离开。这次经历提醒消费者,在返回国内时要注意标签和单据的处理,以免遇到类似的税务问题。
这不仅是这位夫妇第一次在购物后被征税,同时也给他们在2024年的第一天留下了难忘的印记。这个故事也引起了其他网民的分享和讨论。
另一位网民分享说只要是马来西亚居民在国外超过72小时,购物金额不超过RM500,海关就无法对其征税(除了烟酒等特殊物品)。这位网民曾携带钢弹模型入境,但被官员称其为需要缴税的物品。网民打开网页询问是否有相关规定,但官员静静地回应说这个模型超过了500的价值。
官员试图展示市价仅为50元,但网民坚持说没有超过RM500不需要缴税。在僵持了一段时间后,官员最终放行了这位网民。
这个故事再次提醒我们,在海外购物后返回时要谨慎处理标签和单据,以免遭遇类似的税务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关于海关税收规定和个人维权的案例,引发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和讨论。
当我们下次购买新包包时,一定要记得拆掉标签和保留好购物单据。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