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去问问身边的年轻上班族,他们每个月把薪水存起来是为了什么,很多人八成都会回答:为了出国度假。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10月发布的最新数据,25岁至34岁的新加坡人中,有高达94%在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间至少出国一次。
《海峡时报》的一项调查也显示,约57%的新加坡年轻全职员工把旅游和休闲视为首要理财目标,这一比例高于购房(56%)以及退休储蓄(31%)。
你会对此感到惊讶吗?如果你真的很惊讶,那可能说明,你真的有点老了。
为什么年轻人更愿意为了旅行存钱呢?
1、人家刚踏入职场,当然更在意的是事业发展,而非遥远的退休生活
对许多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退休离他们至少还有30、40年之久,实在太遥远了。
他们眼前更需要关心的是:能不能在工作上站稳脚步、能不能加薪、能不能升职,而不是几十年后的生活质量。
市场研究机构凯度(Kantar)也指出,年轻人不把退休计划列为首要财务目标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在这个阶段,“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才是他们最迫切、最现实的追求。相比之下,退休似乎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2、旅游带来的快乐是即时的,回报“立等可取”
存钱预订一趟旅行,然后有着一个目标日期期盼着,很快就能享受。然后去一趟短短几天或一两周的假期,就能带来放松和满足感,让人觉得花得值。
相比之下,退休真正的回报要等上几十年才能尝到。当尝到满足遥遥无期时,人们自然容易把它暂时放在一旁,把精力和金钱投入到能立即获得快乐的事物上。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即时回报的吸引力更难以抗拒。尤其是对于刚踏入职场、压力不小的年轻人来说,旅行带来的短期快乐更具诱惑力,也更符合他们“先享受当下”的心态。

3、存钱去旅游的目标更容易、也能更快实现
存钱去一趟2000新元的日本之旅,可能几个月或一年内就能实现,让人充满动力。
相比之下,要存下20万新元的退休金,可能需要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达到,这种遥远的目标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在行为金融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目标距离”,目标越近,越容易付诸行动,目标越远,越容易被推迟或忽视。
旅行提供了短期可见的回报和成就感,让年轻人更容易坚持存钱计划。而退休储蓄则像一条漫长而看不见尽头的路,很难激发即时的行动动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