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新加坡老人工作12小时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热传。澳洲健身博主 Jaden Laing 在新加坡旅行时,遇到了一位正在商场打扫的老年清洁工。两人交谈时,老人笑着说自己已经91岁。

“你每天工作多久?”博主问。
“早上7点到晚上7点。”
“12个小时?!”对方明显吃了一惊。
老人又笑着说:“我没锻炼,每天就是——工作、回家、睡觉。”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短短几日就获得超过60万点赞、7000多条评论。
很多网友留言:“他真的了不起”、“但心里也很酸”……人们尊敬这位长者的坚毅,同时也在问:为什么在这样富裕的国家,还有91岁的清洁工?



新加坡街头,“银发打工族”随处可见
这位91岁的清洁工,只是新加坡“银发就业”的一个缩影。如果你住在新加坡,你一定常会看到食阁,收碗盘的是行动缓慢的老奶奶老爷爷。根据新加坡人力部最新报告,65岁以上老人就业率在过去二十年里从18.9%上升到31.4%;而65至69岁的群体中,有近一半(49.1%)仍在工作。换句话说,每两位65岁老人中,就有一位仍在职场上活跃。

为什么?新加坡一直有大批银发打工族
老年人继续工作或许可以归纳为的三点:
1.经济因素(被动需要)
对一些老人而言,继续工作是生活所需。新加坡的生活成本并不低:一项研究指出,65岁以上的单身老人每月需要约S$1,379才能维持基本生活水准。在房租、医疗、交通、饮食及偶尔的社交支出都算进去的情况下,这一数字还可能更高。在这样一个成本高、支出多的环境里,很多老年人选择继续工作:既是为了维持经济独立,也是为了减少依赖、保障日常生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