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繁华的都市画卷中,每一位成功商人的背后都写满了奋斗的故事。而黄加种的传奇,却是从街头巷尾的叫卖声开始。
年仅十岁的他,为了生计提着装满油条的篮子,穿梭于战后的新加坡街头。
而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卖油条的小男孩,日后会成为新加坡的“民营船王”,打造出横跨航运、港口、物流与建材的商业帝国?!
一起看看新加坡船运大鳄黄加种的传奇人生~
黄加种出生在福建4岁随父母来新加坡谋生为补贴家用开始沿街卖油条黄加种1935年出生于福建晋江安海镇的一个清寒华侨家庭,1939年随父母和祖母漂洋过海到新加坡谋生。
二战时期的新加坡生活艰难,父亲失业后,黄加种一家的生活便更加雪上加霜!
身为家中长子的黄加种只能被迫辍学,走上街头叫卖油条补贴家用。
年纪尚小的他,每天提着一筐50根的油条穿梭于街头巷尾,每根油条仅卖3分钱。
别看他年纪小,他的销售能力可不差!总能将一整筐油条销售一空。
可祖母见不得孙子终日街头叫卖,坚持要他“学点经商的本领”,于是安排他到一家五金店当学徒。
月入仅30新元,虽比卖油条时少,却让他学到了做生意的技巧,也萌生了自己开店当老板的念头。
虽然早期的经历十分艰苦,但也正是这段生活塑造了黄加种坚韧不拔的性格,也为日后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货车司机到五金老板黄加种抓住新加坡发展机遇创办泛联公司学徒一当就到了1957年,甚至期间他还成了家,有了两个孩子!
黄先生感到再也不能这样干下去了,决意走出去拼一拼!
他用辛勤劳动积蓄起来的1200元购置了一辆“小罗厘”帮人载货。可没想到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让他的生活更加艰难。
新加坡经济不景气,导致他不但交不起小货车的保险费、路税,就连一日三餐也难保。
示意图这时,他的祖母觉得他还是走错了路,又要他改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