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联合早报》刊登了一篇剩余屋契较短的旧组屋,在转售市场以高价售出的报道。
去年近2万宗转售组屋交易中,屋龄满30年的占39.6%,这个比率在2014年只有33.4%。
过去三年有越来越多屋龄达30年的旧组屋易主,显示“高龄”旧组屋在转售市场上依然吃香。有地点优越的三房式旧组屋,尽管屋龄超过40年,仍能以70多万元的高价转售,另有五房式旧组屋的价格甚至接近百万。
时任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对此现象表示关注,并且发博文做出回应,提醒购屋者不要怀抱错误的期望,认定旧屋最终都会被纳入选择性整体重建计划(SERS)。
黄循财提醒,大部分组屋在屋契满了以后会归还给建屋发展局,土地则归还政府。
他指出,只有位于土地尚未被充分利用地段的组屋,才会获选加入SERS计划;因此22年来仅有4%的组屋获得重建。
黄部长的一番话,立刻引起了公众的热烈讨论。
1
新加坡屋契到期后
房子要还给当局吗?
2017年4月,一则关于私宅年契的新闻再度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
根据《联合晚报》报道,今年70岁的许女士自13岁便住在芽笼三巷的排屋,这间她居住57年的屋子,再过三年,60年的地契便到期。也就是说,到2020年,她的房子就会被政府收回,非但资产价值化零,她还要面对老来无房的情况。
许女士说:“我的房子还好好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它就会变成毫无价值,我还可以有房子住吗?
这两则引爆了公众关注焦点的新闻,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地契到期了以后怎么办”。
新加坡自从1965年建国,到现在不过短短52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99年地契到期的情况。
再加上不断出现旧组屋被集体收回重建(SERS),旧公寓被集体出售(En Bloc)的情况,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
很多老屋子,虽然屋龄超过了30年,但是地段好啊!房子面积大啊! 比新房子便宜啊!很多人对购买老房子的关注点都在装修啊,设计翻新啊,这些居住功能上面。
但是黄部长的回应,突然触动了很多屋主的神经。大家开始思考,花了几十万,上百万买来的房产,会不会有一天价值归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