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像是一个熟络的亲人,经常去拜访,自以为很认识它,但你知道的只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
如何写新山,这熟悉,但又陌生的城市,应该能称为Singapore Lite吗?中国发展商在新山开发的楼盘,广告用语还加上“新加坡旁”。
站在新加坡人的角度来看新山,它确实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以人口而言,新山是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原因自然和新加坡的工作机会有关。新山,更像一个照妖镜,经常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闻,比如新加坡人各种奇葩的打油方式。
对马来西亚的朋友来说,它或许是最不马来西亚的城市,甚至有点像新加坡,据说当地居民看新加坡电视剧听新加坡广播,对新加坡明星的熟悉度,还胜于马来西亚的国会议员。连它的名字新山,都是因新加坡而起。新山比新加坡更晚开埠,故曰新山,老山指的是兀兰一带。
对一些新加坡人来说,新山就是马来西亚了。它提供各种价廉物美的体验,容许新加坡人吃口香糖,打便宜的油买便宜的药,饱餐一顿后,总用发现新大陆的口吻说:好便宜好便宜好便宜。当然它也容纳了我们对马来西亚的刻板印象。
我必须承认,我对新山的认识和理解,是肤浅的。
我对新山的新,不感兴趣,除了它的价格。反而对它的旧,甚至是脏乱,觉得神奇而迷人。我喜欢拍摄它繁华市区的落魄角落。我无法摆脱这种游客的凝视,皆因在我所生活的城市,这些是再也无法体验到的体验。
虽然新山算是去过N次的城市,但每次去新山依旧有新发现。一些新的发现,不是新的,是因为那么多年来,它还固执的存在着,70年代建成,新山火车站对面的美仑大厦,就有家新金都戏院,戏院早谢幕,但建筑立面的戏院招牌还在。高中时期经常和好几个朋友到新山做小旅行,记得这电影院当时还有放映一些活色生香的R(A)片。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