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泰国前总理他信的女儿贝东丹·西那瓦当选为泰国新一任总理,不足38岁的她成为泰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理,也是泰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总理。
作为2023年东南亚人均GDP排名第四,总GDP排名第二的国家,政权的交接引发了新一轮对东南亚地缘经济格局的讨论。
讨论最热烈的一则问题便是:决定新加坡命脉的克拉运河,是不是要重启了?
这是一条不存在的运河!
但这也是一条会改变东南亚格局的运河!
如下图所示,由于马来半岛如同一条长长的尖刺,横挡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船只想要横穿通过,就不得不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合围而成的马六甲海峡通过。
马六甲海峡一直被认为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生命线”。
每年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中,有60%都是来自或者去往中国,而中国进口的石油中,80%都要通过这一航线!
但上图可以看到,在泰国境内的春蓬府和拉廊府之间的克拉地峡宽度较窄,仅50公里,如果可以挖通开凿出克拉运河,那么往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航线则出现了另一个选项。
根据测算,这将让印度洋进入太平洋的航程缩短1000公里左右,大约是一天半到两天的船运路程!
新加坡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便是马六甲海峡的亚洲“咽喉”地位。
特别是新加坡如今的第三大炼油国的地位,就是得益于马六甲海峡得天独厚的运输优势!
世界30%的海上贸易和超过25%的石油运输都要经过新加坡所在的马六甲海峡。
从1960年开始,李光耀就发现了这一巨大的地缘优势,果断决定让新加坡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获得巨大的利润。
一旦克拉运河建立,不仅让这些货物的航运有了另一条航路选项,势必对新加坡的航运经济造成影响。
同时,改道途径的国家地区,也会效仿新加坡当年对原油便利的利用,进行产业布局和开发,从而更改整个亚洲的能源供应格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