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加坡的组屋,中国人经常有误解。有些人认为组屋就是政府造的「廉租房」,有人认为那是「经济适用房」,甚至有人认为它是政府免费给民众的福利房。
这些观点都是错的。
组屋之所以不能翻译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是因为这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组屋和各种各样的规定绑在一起。
组屋和人的收入、婚姻、年龄、种族、国籍身份、养老金都有关。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买。
不同组屋的水电费减免也不一样,越小的组屋,减免越多。
组屋可以用公积金买,但是公积金用多了,养老的钱就少了。新加坡的养老制度是「每人只花自己的钱」,年轻时贪图大房子,老了就可能没钱养老,可能老了要把房子卖给政府,拿点钱给自己养老。
组屋还和违法犯罪防范关联。如果不按照规定使用,容纳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你组屋可能被没收。
组屋不是普通商品房。
首先,它是没有地权的。土地是政府的。
其次,它不是完全产权,所有权还是政府的,居民只有99年使用权。99年后房价就清零了。
组屋只有本国公民和永久居民才可以买,而且每户只能买一套。这样它的价格就不至于被炒到天价。
没结婚的年轻人不能买。如果决定不结婚,等你到了35岁,才可以买一套很小的组屋。离婚了就得卖掉组屋。
高收入的富人不能买。已经有各种私房的人不能买。
组屋不便宜。二手组屋价格每天都在涨。有些新加坡人指出:
以前一个大学毕业生只需要八年工资就可以买一套组屋,现在需要二十年。请问新加坡人是更富裕了还是更穷了?
不过,相对于普通新加坡人一辈子买不起的公寓和洋房,组屋还是算便宜的。
02
组屋由政府统一设计,统一建造。为了打造种族和谐,每座组屋都要按照不同种族比例分配。如果一座组屋的华人比例高达80%,那么华人就不能再买这座组屋的房子。
这样的分配方式,华人、马来人和其他少数族裔混居,大家住在一起,邻居天天见面,就会彼此了解,而不是互相「妖魔化」,这对于多元化社会很重要。
这几十年来,新加坡的种族和谐令人羡慕,组屋分配政策功不可没。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黑帮极多,一半人都加入「同乡会」之类的组织,以求自保。种族械斗、地方械斗,非常普遍。有马来人和华人的仇杀,有广东人和福建人的械斗,有泉州人和漳州人的械斗,总之那是个乱糟糟的年代。
购买新组屋的抽签分配制度,打乱了原本住在一起的人群。原有的同类人群聚集在一起导致的区域族群械斗、地方性黑帮,都因此分散。对于长期的社会治安有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