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7月31日,新加坡与美国签订了民用核能合作协定《123协定》!
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脸书写道:
图源:黄循财脸书
“我们正将双方的合作扩大到一些新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等关键新兴技术以及民用核能,以便之后能跟踪新技术,并更好地评估新加坡未来的能源可能性。”
“The future energy possibilities for Singapore“
“新加坡未来的能源可能性。”
这难道意味着新加坡有打算要开始建自己的核电站了?
图源:网络
其实早在2012年的时候,新加坡政府就已经完成了本地是否适合建立核电站的前期性研究,当时的结论是——
当下的技术不适合新加坡,暂时不会考虑在本地建立核电站。
但十二年过去,显然当年的结论已经过时,是否在新加坡建立核电站的议题再一次重新摆在了小红点的面前,而最让人关心的一个话题莫过于:
这么小的新加坡,核电站?能建在哪儿?
核电站?建哪儿?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新加坡绝对不会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小红点实在是太小啦!!
出于安全考虑,一座传统的核电站周围5公里内必须划为限制发展区;10公里内为控制区,不得出现中小城市。而新加坡无论从哪条海岸线出发,10公里已经进入市区范围。
寸土寸金、人口密集程度很高的新加坡,根本无力为核电厂开辟这样一块区域。即便是倾全国之力建成了,也无力应对万一发生事故后的风险。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令整个世界震惊的福岛核事故过去13年了,但后续的影响仍然一直到如今仍然没有完全消退。
灾难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当地时间14:46,核电站以北97公里的位置发生了9.0级地震,之后伴随而来的巨大海啸袭击了核电站,海浪淹没地下室的各种设备,令核电站陷入全厂停电。
停电造成了核反应堆无法进行冷却,最终导致炉心熔毁、管道和安全壳损坏、氢气爆炸等一系列事件,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扩散在周遭环境里。
图源:网络 福岛核电站爆炸现场
事件发生后,核电站周围10公里内的居民立刻疏散,之后避难半径扩大到了20公里!一共15万人撤离该地区,财产损失达到21.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