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21年4月底,字节跳动宣布了一个新的人事任命,时任字节跳动CFO周受资兼任TikTok CEO一职。彼时大多数人相信,CFO出身的周受资将开始操刀TikTok上市事宜。
然而没想到,周受资最重要的一役先在美国国会打响——今年TikTok CEO周受资出席了美国国会听证会,接受美国议员们长达5小时的连环质问。
偏见与敌意溢于言表。听证会上,美国两党政客许多时候要求周受资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复杂的问题,此外,还频频打断周受资的回答,似乎对听取这位高管的完整答复并不感兴趣。一位代表甚至询问TikTok如何确定用户年龄,暗示依靠生物技术识别数据,周受资对此略显无语:用户在注册账户时会提供他们的年龄。
这是TikTok生死关头的一战,也是周受资职业生涯最难一战。
从新加坡到北京
曾投出一批互联网巨头
其实VC圈对于周受资并不陌生。
他的人生轨迹历来为人津津乐道:1983年出生于新加坡,18岁参军,两年后获得上尉军衔退役;23岁毕业于名校UCL,随即加入顶级投行高盛;两年后,辞职攻读哈佛商学院MBA;27岁,加入俄罗斯基金DST并担任合伙人,随后孤身一人从新加坡到北京,开启VC生涯。
今天的DST声名显赫,但周受资接受DST老总米尔纳邀请时,这家宇宙级般基金并不起眼。但当时,他当机立断选择加入DST。不少朋友好奇他的魄力从何而来。
“如果你被告知要登火箭,不要去问应该坐哪个位置,先登上去就好。”在后来的采访中,周受资如此解释。出自Facebook COO的这句名言,深刻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
彼时,作为DST在中国的核心力量,年轻的周受资雷厉风行,在北京花了一年时间结识了中国20多家顶级金融咨询机构的主要合伙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
一个知名的案例是,在周受资安排下,DST老板米尔纳在2010年12月跟刘强东首次会面,并达成了DST出资5亿美元购入京东8.8%股份的协议。借着这层关系,DST逐渐打入中国互联网圈子,后来也成功投了阿里巴巴。
周受资的人生信条是:“每件事情都要下功夫。”他在DST工作期间,为了研究创业项目并观察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托人牵线,平均一周见30家公司,一年下来能见上三五百家。周受资认为投资是一种技术活,需要大量的累积,这样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