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瑞幸在新加坡连开两店。
新加坡政府有一项特殊的监管要求,在新加坡出售的饮料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糖分、饱和脂肪含量等数据来标注分级。瑞幸自然也要遵守这项规定。很快,兴冲冲进入门店的粉丝,就发现不少饮品,都因为含糖量或者饱和脂肪含量过高而被标注成了C级和D级。瑞幸开进新加坡,它在海外有着怎样的表现呢,一起来看看吧
最受欢迎的生椰拿铁被标注为D级。很多人喜欢的厚乳拿铁、橙C美式,则被标注为C级。“本来橙C美式是我的人生饮品,想着到新加坡终于能喝了,现在好了,不敢喝了”,一名消费者在小红书评论。
小红书博主在新加坡发现瑞幸的分级
我国也在试行饮料的营养分级。3月底,上海率先开始试行饮料的A、B、C、D分级。由于仍在试行阶段,大多数奶茶品牌,包括瑞幸都没有参与。
新加坡的消息传回中国,也引起了不少中国消费者在小红书上的哀嚎,本以为全是天然的原材料就会健康,没想到生椰拿铁这么“危险”,“给我干沉默了”。
也有人毫不在意,“贴了也没用,我心里有数,好喝的不健康,健康的不好喝”。
高糖饮料,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批判了几十年,但人们依然爱喝,厂商依然在卖。在今天,消费者和糖饮料的关系更加复杂,也碰撞出了更多的商业机会。那么,在健康潮流越来越不可逆转的今天,饮料品牌该怎么办呢?
生椰拿铁为什么会被标注为不健康的D级呢?
首先看新加坡的营养标准是如何分级的:A级饮料规定含糖量每100ml小于1g,不含甜味剂或饱和脂肪,例如纯水、纯茶、无糖苏打等。B级饮料规定含糖量大于1g/100ml,小于5g/100ml,或者含甜味剂但不含饱和脂肪,比如代糖碳酸饮料、低脂牛奶等。A级和B级饮料被视为相对健康的饮料。
而C级饮料的含糖量大于5g/100ml,但小于等于10g/100ml,或者含饱和脂肪但小于等于2.8g/100ml。例如:果汁、咖啡饮料、全脂牛奶等。
D级则是大于这个范围的所有饮料。C级和D级被视为不健康饮料,不推荐经常饮用。
然后我们再来看生椰拿铁的默认配方:200毫升的厚椰乳(椰肉和椰汁打成的椰浆)+60毫升咖啡液+两泵(20ml)糖浆,再加上冰,总量为300ml。尽管它的糖含量是C级,但100ml厚椰乳就有5.6g的脂肪,其中饱和脂肪超标,被打入D级。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