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9岁儿子竟在三个月内偷偷拿走近6000新币,全用来购买Roblox游戏充值卡,不仅花光家中现金,还偷走他姐姐4000新元。。
这笔钱相当于徐女士近三个月的到手薪水,这件事也让她非常的崩溃。
新加坡一9岁男童偷家里6000新币买游戏卡
徐女士的儿子小刚(化名),今年9岁读小学3年级,平时一直是个性格乖巧的好孩子。
但最近3个月,小刚却沉迷上了 Roblox 游戏。Roblox是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创作平台,允许玩家设计、分享和体验各种游戏和虚拟世界。
他开始频繁去新加坡文庆陶纳路(Towner Road)第 101 座组屋楼下的便利店,购买Roblox充值卡,再将卡内点数充值进自己的游戏账户,有时还会随手将部分充值卡送给朋友。
小刚陆陆续续拿了家里6000新元用于充值游戏,起初,徐女士只是发现家中抽屉的现金莫名减少,追问时,小刚始终不敢承认,直到后续核查才发现。
花光母亲3个月血汗钱连姐姐攒了很久的钱也不放过
徐女士在查看儿子游戏账户时,竟发现余额有超过23万点数(约合3000多新币)。
而徐女士每月薪水仅2000新币,到手后只剩1600新元,“近6000新元的开销,等于我三个月白干了”。
就连小刚姐姐辛苦存了许久的4000新元零用钱,也被儿子偷偷拿去买游戏卡。
责骂孩子之余,徐女士更焦虑的是:孩子不仅染上了偷钱的恶习,金钱观也彻底扭曲,对 “父母赚钱不易” 毫无概念,且游戏沉迷已到了难以把控的程度。
事件发酵后引起一大波中国、新加坡家长共鸣
事件发酵后,徐女士的一个质疑引发了大量中国家长共鸣。
便利店面对明显是未成年人的顾客大额购买游戏充值卡时,是否该履行提醒或阻止义务?
“这些店虽合法经营,但很多靠近学校,要是能设一些管制措施就好了”,她认为,商家的 “无门槛售卖”,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孩子的非理性消费。
徐女士也呼吁其他家长提高警惕,留意孩子的网络消费行为。“不希望有更多家庭像我们一样,辛苦赚的钱被孩子花在游戏上。”
这场 “6000新币游戏卡” 事件,并非单个家庭的偶然悲剧,而是未成年人游戏监管、金钱观教育缺失的一个缩影。
对很多家长而言,都是一次警示,千万别忽视孩子的游戏行为与消费习惯。毕竟,比起责骂孩子,提前预防、正确引导,才是避免类似悲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