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经济贸易发达的时代,航运已经是全球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链接。
在全球顶尖的海运港口新加坡,平均每天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1万标准箱(TEU),可以看出新加坡在国际航运枢纽的强大实力,而这里也有着全球顶尖的航运集团。
今天,万事通要和大家所说的,正是新加坡太平船务PIL创始人——“船王”张允中老先生。
“成功没有什么秘诀,靠的就是勤劳和节俭,关键还要有拼搏精神”。
1
创业前夕,
被战争和海盗摧毁了一切
1918年,张允中出生福建金门沙尾镇,那里如今依然存在张允中家的三落祖厝,还有他给父母建造的纪念馆。
在抗日战争前,张允中家庭是福建当地的书香门第,张允中在厦门大同中学完成学业后,回乡打算做一名教育家,进了当时的金沙小学,准备教书育人。
19岁之前,张允中过着安稳的生活。
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的福建金门和厦门纷纷被日军侵略者占领,当时有打算报考空军的张允中,也因为家乡被日军占领后,无奈放弃。
为了躲避战乱和讨生活,张允中只能带着母亲和弟弟,远渡南洋,到新加坡来找早前在这里讨生活的父亲,而他的父亲当时在新加坡当一名跌打医师。
到了新加坡的时候,张允中再也没有办法踏入大学的大门,只能也学着做生意。22岁也是他第一次做生意的时候。当时做生意的钱是来自母亲给的1500新元,让他去找在马六甲的大舅。
找到大舅的张允中,俩人准备做海产生意,创立了培元公司,于是张允中坐着大舅的机动船出海做生意,这也是他首次接触大海。做海产干货生意,经常往返马六甲和苏门答腊之间,久而久之的就给日后的航运打下了基础。
但是,做海产干货的生意没多久,太平洋战争爆发了,而张允中的父亲也因为日军入侵东南亚行医抗日,最后被日军盯上后,惨遭杀害。
此后,张允中也因为救济马六甲游击队,被日军逮捕,在狱中惨遭折磨超过9个月,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才被放出。
战争结束了,自己第一次创业也失败了。公司倒闭后,张允中决定回新加坡重新寻找创业机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