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加坡发生了一起伤者在医院急诊部等了2-3个小时,后来演变成涉嫌辱骂护士,最后被控上法庭。后续来了!对新加坡护士警员爆粗口女子身份曝光,今早上法庭面控,认罪、道歉
该名女子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等了这么长时间却没有得到救治,这可能涉及到2个知识盲区:
(1)急诊部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分诊的?
(2)在急诊部等多长时间才算久?
急诊部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分诊的
首先要先强调,急诊部和一般的门诊是不一样的。根据新加坡中央医院急诊部的作业流程,登记完毕后(如果情况紧急,则是先评估状况,登记可以后补),会有医护人员上前评估,根据伤者的当下的状况做分诊。
在检查了伤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后·,医护人员会将伤者分为4个等级。
第一级(P1)
患有心血管疾病或已经失去意识的伤者会立即在复苏区(Resuscitation Area)得到护理。
病例:心脏病发作、严重受伤、严重出血、休克和严重哮喘发作。
第二级(P2)
伤者的情况严重,必须在医院接受初步治疗。他们的情况基本稳定,无法自行移动需要躺在担架上。P2的伤者会被转到重症监护区 (Critical Care Area) 接受治疗。
病例:严重骨折、中度损伤、严重腹痛及其他严重内科疾病。
第三级(P3)
伤者的病情相当稳定且能够自行行走。
病例:扭伤、轻伤、轻微腹痛、呕吐、皮疹和轻度头痛。
第四级 (P4)
旧伤或长期病症,如慢性关节疼痛、慢性皮疹、长期流鼻涕、陈旧疤痕,并不适合到急诊部就医,会被建议前往一般家庭诊所接受治疗。
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急诊部,请参考以下列表。
在新加坡急诊部一般要等多久?
伤者的急诊部等候的时间绝对是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如果是被列入P1等级,哪怕是等上一分钟都嫌久;如果是被列入P3等级,就算是等个3到5个小时也不算多。
有网友表示,有次自己眼睛肿到无法睁开,到中央医院登记后等了20分钟,才见到负责分诊的医护人员,再等了近2个半小时才见到医生。而另一位脸部严重肿胀的,10分钟就接诊,半小时内就安排打针吃药并备好病床了。
医院急诊部,从来没有先到先得,先抢先赢这一说。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