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我是歌手》第三季中的一首《心动》将陈洁仪带到了广大观众的视野,成为陈洁仪出道20年在内地综艺荧屏的首秀曲。
陈洁仪的再现,对当时知道她名字的人来说,是一种“有多久没见你”的欣喜;
全新的演绎,干净的钢琴伴奏,干净的声音,那种默默把对方放在心里的卑微,在当时激起了多少听众内心深处的涟漪!
纵观陈洁仪的作品,几乎没有哪一首歌是飚的很高音的,都是在平淡的歌词和沉稳的歌声中给人以无限的感动。
在舞台上的每一次绽放,都宛如音乐剧般令人心动。
选择适合,而不迎合。
2015年的“歌手”之旅,对暌违舞台已久陈洁仪来说,是一次返璞归真的洗礼,是对自我的一次颠覆。
音乐不是用来比赛的,这也源于她的家庭教育。
常常念叨“人比人,比死人”的爸妈从不提别人家的孩子。
不争不抢,从一而终。
直到如今,她还是会经常把“我不适合做艺人”挂在口中,她爱表现自己的才艺,但希望对私人生活保持尽可能的低调。
不走流量,不爱解释,只用歌声说话,她可能真的不适合做艺人。
不喜欢迎合,更愿意选择适合自己,倒比较适合走音乐艺术家的路线。
曾经年少的她也曾为了出道而退学。
退学出道,陈洁仪是“音乐爆发式”发展。
1993年,还是大学生的她被选中在英国女王面前献唱,一首《I‘d give my life for you》让海蝶音乐的老板徐环良找上了她,退学出道,这是足以改变人生的大胆决定。
当时陈洁仪的母亲一度反对,在陈母眼中,演艺圈几乎等同于风尘场。
陈洁仪也气坏了,母女冷战了整整两天。
最后,幸得许环良亲自上阵解围,恭恭敬敬来敲家门。
用陈洁仪的话说,许环良本就长了一张笑容满面、容易让人信任的脸,再诚恳地解释一番,陈母态度软化了不少,终于应允。
但这段冷战在陈洁仪心里种下严苛的种子,也是一种暗自的较劲:洁身自好,坚决不让母亲的偏见得逞。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