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势丹淡滨尼(Isetan Tampines)租期将满,日前宣布今年11月将结束在淡滨尼广场(Tampines Mall)长达29年的营业。淡滨尼广场1996年落成以来,这家百货公司便一直是主要租户。
伊势丹淡滨尼租约11月将期满,这家百货公司决定届时结业,告别进驻长达29年的淡滨尼广场。这也意味着伊势丹下来在新加坡仅剩两家实体百货门市。
受访分析师指出,受到贸易局势紧张和经济增长忧虑,零售增长预料持续疲软,短期内实体百货店歇业潮将延续。
伊势丹淡滨尼5月6日发文告,由衷感谢忠实消费者与合作伙伴多年来的支持,并承诺会继续致力服务伊势丹史各士(Isetan Scotts)及伊势丹实龙岗中路(Isetan Serangoon Central)两家门店的客户。
伊势丹新加坡一名发言人接受《海峡时报》采访时说:“我们仔细考虑当地情况与未来盈利能力后决定关闭门店,以便更好地实现业务目标。”
伊势丹淡滨尼结业前,打算举办清仓促销。
淡滨尼广场属于凯德综合商业信托(CICT)旗下商场,信托保荐人凯德投资(CapitaLand Investment)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伊势丹淡滨尼将结业,对信托影响甚小,因为伊势丹淡滨尼并非信托总租金收入(GRI)前十大贡献者。”
FSMOne新加坡研究及投资组合管理部研究分析员胡悠受访时也认为,伊势丹和其他百货公司等主要租户结业,无疑会造成商场空置率上扬。“然而,我认为它的影响可控。以凯德综合商业信托来说,没有任何单一租户的租金贡献超过总租金收入4.8%,这有助限制百货公司结业带来的潜在租金收入冲击。
不过她也观察到,不少落得歇业的零售商正面临类似挑战,那就是租赁合约期满前销售业绩已疲软。眼下经济增势又乏力,恐怕会令消费者更谨慎支出,预料来临数月的零售表现将走跌。
淡滨尼广场发言人说,商场一直在制定未来规划。随着伊势丹退出,商场下来会引入新品牌,包括时尚和美妆牌子,以增强广场的租户组合,并为顾客带来更多精彩的商品。
发言人并未透露更多潜在新租户的细节。
新加坡实体百货闭店潮未消伊势丹新加坡十年前就已关闭乌节路威士马广场(Wisma Atria)门店,后于2020年及2022后,接连关闭西城(Westgate)及百汇广场(Parkway Parade)两家门店。
百货公司BHG刚于今年4月关闭碧山第八站商场(Junction 8)门店。
老字号中侨百货(Overseas Emporium)深耕牛车水半世纪,去年11月底也步入历史。这再凸显新加坡实体百货公司日薄西山之象。
受访分析师认为,伊势丹及其他百货公司作为商场的主要租户,纷纷歇业无疑会造成商场空置率上扬,不过其影响是可控的。
分析:线下消费衰败料冲击REIT租金胡悠指出,消费行为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年轻消费群体倾向网络购物,所以消费者在商场逗留的时间变短了。
她说:“贸易局势紧张、利率波动、全球经济增长忧虑,零售增长可能持续疲软,让消费者和投资者都谨慎以待。因此,短期百货公司结业率预计仍将维持高位。”
辉立证券投资组合经理韩巍博士则告诉《联合早报》:“(实体百货公司结业潮)的确会在一段时间内对零售信托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但预料长期是有解决方案的,因为商场业者会逐步转向更需现场体验的行业,如餐饮、娱乐、运动和社交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