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是个土豪国家,苏丹曾经是世界首富,住的皇宫比故宫还大,老百姓福利待遇让人羡慕。文莱同时也是一个无聊的国家,去上三五天,就再也不想待下去了。
文莱和新加坡同样是位于东南亚的富裕小国,然而在国际上的名气却有天壤之别,新加坡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听说过文莱的却没有几个。
文莱位于婆罗洲岛北部沿岸,国土面积5765平方公里,是新加坡的8倍大,然而人口却只有46万,只有新加坡的8%。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3人,和我国黑龙江省差不多,虽然是小国,却一点也不拥挤,甚至会有地广人稀的感觉。
初到文莱就会发现,这里的大街上行人很少,城市里的楼房也都不高,更没有高达百米的摩天大厦,老百姓居住的大都是两层小楼,整个国家还有大片的森林绿地。
在文莱时常能见到华人的面孔,中餐馆也有不少,不过华人是这里的少数民族,只占总人口的10%。
占总人口66%的马来人是文莱主体民族,剩下的是印度人和其它民族。
马来人是主体,统治者也是马来人,国家的文化自然就以马来文化为主了。马来语是国语,由于历史上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也是通用语言。
伊斯兰教是国教,清真寺是这里最常见也最显眼的建筑。法律规定建筑物高度不能超过最大清真寺的塔尖,所以在文莱没有什么高层建筑。而且不管走到哪里,周围总能见到清真寺的身影。
和热闹繁华摩天大楼林立的新加坡相比,文莱就像是一个冷清的东南亚大农村,然而就是这个大农村,富裕程度却和新加坡不相上下。不同的是,新加坡富裕靠后天努力,文莱富裕靠的却是老天爷赏赐。
土豪小国文莱
用富得流油来形容文莱一点也不夸张,这里的汽油价格一升0.5文莱元,而超市里的瓶装矿泉水一瓶却要1文莱元,油比水便宜正是文莱富裕的秘诀。
历史上的文莱一直是个农业小国,先后被欧洲列强入侵,最后成为英国殖民地,在殖民者的掠夺压榨之下,国家十分贫穷落后。
上世纪20年代,文莱境内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随后油气开采业迎来蓬勃发展,文莱经济结构开始转变,中间虽然经历过二战日本入侵,不过二战后迅速恢复,石油产量一直稳步提升。
不过此时的文莱依旧是英国殖民地,依靠石油赚取的财富有一大部分都落入了英国人的口袋。经过文莱人民长期坚持不懈的抗争,1984年,文莱终于迎来独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