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则视频和一个网络上的帖子,让新加坡本地人和外国人,都不开心了!
首先,一名在新加坡打车的 非华族乘客,在脸书上发文控诉称,自己遇到了一名华人司机的言语种族歧视。
图源:FB@Janelle Hoeden
而在另一篇广为流传的帖子里,一位自称是新加坡人的网友表露出的排外性,也引起了好一些人的注意。
种族歧视、排外情绪,是新加坡的主流声音吗?
种族歧视+排外严重?
新加坡网络上的不良声音
最近,脸书用户Janelle Hoeden女士(以下简称Hoeden)分享了她在新加坡的一次打车经历,直言对于她来说,那就是一场噩梦。
上周六下午2点左右,她在某网约车平台上下单预订了一次乘车服务,路程并不远只要短短5分钟。她表示,在这之前她已经使用过数十次这样的服务了。
在接到车辆前来的通知后,她带着九岁的女儿,带着靠垫和床上用品准备出发,去给刚刚到新加坡的嫂子接风。
Hoeden女士说,当时她与司机的唯一互动,就是在车刚到的时候,他下车想要帮自己把包包放进后备箱。但由于行李很轻,她表示并不需要帮忙。
旅程的一开始相当顺利,Hoeden女士说她在车内和孩子说着话。突然,司机因为即将修建的地铁线而堵塞了部分道路而感到不太开心。
“他开始对我大喊大叫,说我给了他错误的地址和错误的方向(才导致了堵车)。”Hoeden女士说道。
司机开始在指指点点,图源:ins@wakeupsingapore
接着,司机开始指责起了Hoeden女士的种族。 他说:你是印度人,我是华人,你是最糟的(You are the very worst kind),你很愚蠢......
开完种族炮后,这名司机又说,Hoeden的女儿身高不足1.35米,根据新加坡陆交局规定,她女儿必须坐在坐垫或安全椅里。
即便Hoeden解释到女儿的身高有1.37米,但这名司机依旧在说着这是“非法的”。
陆交局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儿童乘车安全,图源:早报
双方持续争执,声量越来越大,女子随后表示会进行投诉,司机听后就用福建话形容她“好恋”(也就是傲慢的意思)。
针对司机的种族炮言论,Hoeden反驳称自己不是印度人,而是新加坡欧亚人,并指司机的言论具有种族歧视,扬言把事件放上网。
抵达目的地后,女子立即选择向网约车平台投诉。在社交媒体上,该公司不会“容忍种族主义、歧视或任何形式的虐待”。
另外,在回应CNA询问时,他们还补充说明公司已经启动一项内部调查,以了解实际情况,并会根据调查结果采取行动。
网络上,不少新加坡网友对此事发表了看法。一些人谴责了这名司机的说法,但是,对于种族主义被“完全消灭”却并不看好。
“(司机的说法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必须让司机道歉,虽然这并不能改变他的观点。种族主义总是潜伏在某个地方,可以消除但很难改变。”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表现得相当理应,表示以上这些说法可能都只是Hoeden的一面之词,现在不可妄下断言到底是谁对谁错。
“我们错过了故事的前半部分……没有人知道视频开始播放之前发生了什么。”
不管真相如何,但这名网约车司机说出的话,包含着种族歧视的说法却是显而易见的。
更过分的是,一些新加坡人不仅排挤在本国的其他种族人群,还对外国人更加不友善......
新加坡人在网络上排外?
“让我感到头痛、受不了了...”
最近一段时间,新加坡脸书群组Complaint Singapore里,总是有一丝不和谐的声音存在着。
有人说,新加坡太多外国人了,至少需要让其中的30%离开新加坡。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人觉得外国人到处说着“奇怪的语言”,让自己受不了(Buey Tahan)。
无独有偶,今年8月,又有一人在同样的群组里说道,外国人在新加坡的存在,让自己感到头疼不已。在网络上,可以看出这类言论似乎有着一定的市场。
作为一个多元种族文化的小国,新加坡一直以来对外国人其实相当友好。
上面这些言论,能够代表新加坡主流的态度吗?
李显龙多次演讲说明
新加坡是这么确保种族和谐的!
很多新加坡人无法接受上文中的网约车司机的行为,最根本原因是,在新加坡, 维持种族和谐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也是新加坡的国策之一。
上个月,国庆群众大会上,李显龙才在华语演讲时说道:
“人人平等,唯才是用;帮助国人施展才华,精益求精;发展经济,提升大家的生活, 以及建设一个多元种族的和谐社会”,这是新加坡核心治国理念。
接着,两星期前,新加坡新一任总统尚达曼的就职演讲上,李显龙又借由印度族的尚达曼当选,重提了种族和谐的重要性。
“这次选举表明,在投票方面,种族方面因素现在比以前更小了。这确实是一个好兆头。
“在一次全国投票中,新加坡人以压倒性多数票选出一位来自少数族裔的候选人担任总统......您竞选的目的是为了团结所有新加坡人,无论其种族、语言或宗教如何。”
“而政府也与您所宣称的目标相同: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让每个人都因其自身而受到重视,每个新加坡人都有一席之地。”
图源:PMO
为了达成种族和谐的目标,新加坡在过去几十年间,做出了不少努力,用来团结不同种族,让他们都成为“新加坡的一员”。
1)法律严明,禁止煽动种族情绪
新加坡有一系列法规来维护种族和谐。比如,《煽动法令》就规定:
“制造不同种族或社会阶层之间的憎恨和敌意的行为”是一种犯罪。
之前有一个马来西亚籍男子,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文吐槽印度籍客工,隔天就被控上法庭。
据新加坡刑法第298A条,男子帖文内容抵触种族和谐。若罪成将坐牢长达3年、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而且,禁止煽动不仅仅是对于新加坡国内,对外,有种族分裂苗头的人新加坡也不会轻易放纵。
比如前阵子连新加坡门都进不来的那个印度尼西亚传教士阿卜杜勒·索马德。
他主要宣传种族分裂跟极端主义。对于这类人,新加坡态度坚决,一定禁止入境。
2)种族和谐日,总理部长都很重视
新加坡无论是幼儿园或托儿所,包括小学和中学,所有的学校每年一定会有种族和谐日的庆祝活动。
每逢这一天,新加坡的高层都会发文庆祝一下。
比如某年的种族和谐日(7月21日),李显龙总理就发文这么说:
身为社会的一份子,人们必须以同理心和相互理解来缩小和解决差距,而不是通过争论。
新加坡的种族和谐并不完美,作为一个国家,我们仍在学习和成长。不过,只要大家不把这种和平视为理所当然,并共同努力保护共同空间,就能实现目标。
3)各项政策宣传种族和谐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 新加坡政府还大力推广有关种族和谐的书本,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种族和谐的重要性,从小就培养他们与其他族群友好共处的意识。
图源:见水印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规定, 每个食阁中都必须包含中餐、印度餐、马来餐摊位。
每天吃饭都能遇到不同族裔的朋友,时间久了,自然了解多了,隔阂少了。
图源:Wak-Wak-Hawker
哪怕是公共假期的安排上,新加坡也同样体现出了种族和谐精神。
不管是华人的传统新年、印度人的屠妖节、马来人的开斋节、哈芝节,还是基督教的圣诞节、佛教的卫塞节, 所有在新加坡生活的人不分种族都放假,一起开心都能出门玩!
马来族庆贺华人新年,图源:CNA
为了取消各种族之间的物理距离隔阂,新加坡政府还特地考虑了每个组屋区的种族结构, 确保和全国人口结构吻合,避免出现单一种族聚居区。
也就是说,要是在一个组屋区内,政府觉得某某种族的家庭数量不足,一些空余的组屋单位就只会开放给这些特定族群申购!
在新加坡百分之80以上的人口都住组屋的大环境下,这一招效果非常显着!
图源:海峡时报
事实证明,政府的这些努力,确实带来了一个种族之间更加包容的新加坡社会。
这个暖心小事证明了
新加坡其实并不排外
有种族歧视倾向的人,在新加坡算少数。而且多数新加坡人对外族相当友好,有很高的包容性。
之前,有个新加坡安娣,背着一个普通的帆布包,只身一人来到客工们聚集的地方。
她带着一个 白色信封,走近了这些客工。信封里面,不是别的,正是 一沓子五十新币!
她给面前的客工挨个发钱,以表达这些为新加坡挥洒了汗水和青春的客工的感谢。
图源:Singapore Incidents
绝大部分新加坡人,对于外国人其实都是相当友善的。
一些外国游客,也对新加坡人和新加坡社会赞不绝口,表示新加坡待人处事,并不会因为国籍而有太多改变。
来自小红书网友分享
2020年,新加坡民情联系组(REACH)就公众对新加坡国内的外籍人士的看法进行了电话问卷和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受访者对外国人持中立态度, 持负面观感者只占14%,其余35%则持正面看法。
据此,采访机构得出的结论是,新加坡人确实会在就业等方面,对外国人进入新加坡抱有一定的疑虑,但他们并没有很强烈的排外情绪, 认为保持新加坡开放比起这个来重要得多。
图源:见水印
不仅仅是民众不喜欢排外,新加坡政府也对一直排外坚决说不。
2021年,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代替李显龙总理发表华语国庆献词时,再一次表明了政府的态度:
排外会有损我国的根本利益,破坏我国作为国际和区域枢纽的声誉,最终也将导致我们失去工作和许多机遇。更重要的是,这同我们保持开放,接纳各种差异的价值观背道而驰。这些是我们维护的价值观,让新加坡不断取得繁荣进步。
图源:PMO
当某一次,民众集会上出现了“Singpaore for Singpaoreans”的标语后, 李显龙总理更是发文狠批这些人是“新加坡的耻辱”。
图片来自网络
诚然,新加坡依然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摒弃排外的思想。
前几年,就有本地人因地铁抢座而辱骂中国人是“下等人”的新加坡男子。
但是,他的这番言论立马就被很多人批判,说他是在“丢人现眼”。
椰友们,你们认为新加坡人对内对外都足够友善吗?你们在新加坡曾经有过被莫名歧视的经历吗?
请在评论区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