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滨尼集选区和惹兰加由区没有投票和投下废票的选民总数,都超过人民行动党和工人党在这两个选区的得票差距。其中,惹兰加由没投票的人数更是得票差距的逾两倍,足以让胜负翻盘。
全国大选星期天(5月4日)落幕,淡滨尼和惹兰加由是行动党获胜的选区中,得票率最低的集选区和单选区,分别获得52.02%和51.47%选票。
本届全国大选共有242万9281名选民投票,投票率为92.47%,是24年来最低水平。投下的选票中,有4万2829张是废票,废票比率和上届大选相近。
行动党和工人党在惹兰加由的得票差距仅是806张票,还不到未投票者的一半。
根据政府数据平台data.gov.sg的数据,惹兰加由区的新加坡选民当中,有1710人没有投票、376人投了废票,相加起来超过2000人。
淡滨尼五人集选区本届大选则爆发四角战,领先的蓝白两党,相差6379张选票,而淡滨尼的新加坡选民中,有8908人没有投票、1261人投废票。
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教授陈庆文认为,未投票的选民在这两场激烈的竞争中,是可能左右胜负的。
不过,行动党前国会议员殷吉星却认为,未投出的选票分布,预计与最终的得票比率相近,况且支持反对党的选民一般来说会更积极地投票,也就是没有现身投票的选民,更可能是行动党支持者。
11区废票率超过2% 惹兰勿刹3.44%最高本届大选有11个选区的废票率超过2%,高于1.76%的全国平均水平。排名前三的包括:惹兰勿刹(3.44%)、丹戎巴葛(2.93%)和宏茂桥(2.92%)这三个集选区。
殷吉星认为,这些选民相信是不愿投票给行动党,同时也不喜欢参选的反对党或候选人,因此宁可把选票作废,也不轻易把票投给反对党。
行动党前议员张有福说,废票有不同的性质,有时是完全空白或写满了东西,以示抗议;但也有人曾在反对党格子中画上行动党标志,导致选票被拒,可能是个失误。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教授契连·乔治(Cherian George)在学术网站Academia SG星期天的选后直播节目上说,新加坡选民投“抗议票”的比率已经大幅减少,他们更愿意投票支持喜欢的反对党。
不过,正因为工人党表现出色,让其他政党相形见绌。“这或许也是行动党在一些选区得票率突破80%的原因,这在过去投抗议票普遍的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陈庆文则认为不必过度解读废票率,因为一些也可能源自不知道如何正确投票的选民。
另有五个选区的废票率低于1%,包括在白蓝选战激烈的榜鹅、盛港和淡滨尼三个集选区,以及新加坡前进党挑战的西海岸—裕廊西集选区和先驱区。
殷吉星认为,参选这些选区的政党或候选人优秀且可信,选民因此选择负责任地行使投票权。
陈庆文也说,激烈的竞争可能为选民带来额外动力,甚至是压力去做出明确选择,因为他们认为废票不会带来任何改变。
另一方面,丹戎巴葛和淡滨尼分别是行动党和反对党得票率增长最多的选区。行动党在丹戎巴葛获得81.03%的选票,比上届大选多17.93个百分点;淡滨尼反对党的得票率,则比上届高出14.39个百分点。
陈庆文相信,这两个选区得票率的波动,主要来自不固定支持任何政党的选民。
他说,行动党上届大选在丹戎巴葛迎战的是前进党第二强的竞选团队,而这次对垒的人民联盟则明显更弱,使行动党更有吸引力;本次大选角逐淡滨尼的反对党工人党,则比上届的国民团结党更受选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