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7岁的谭志勇有个特点,就那就是,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睡得着。
谭志勇是中冶新加坡(MCC Singapore)总裁,也是新加坡中资企业协会会长。他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这么介绍自己的优点:“其实,我最大的优点就是休息得很充分,闭上眼睛几分钟就可以睡着。”
中冶新加坡总裁谭志勇也是新加坡中资企业协会会长。在新加坡生活30年,企业也转型了三次。他说:不变,肯定死路一条。变了,有活下去的机会,当然也可能是一场空,但是不要怕。该做的还是要去做。”
每天,他都能睡足八小时,但方法跟平常人不同。“午饭后,往椅背一靠,睡半小时。晚饭后,先睡到凌晨12点,然后起床工作。两点继续睡,早上七点起床……再加上路上打盹儿的时间,足够八小时。”
睡眠那么高效,想睡就睡,秘密是什么?他说:“放得下”。
访问中,谭志勇从金融危机、冠病疫情这些困境,谈到拿下圣淘沙环球影城、热带雨林项目这些成功时,只说事。问起感慨,他简洁地回答:“凡事往好处想”“该做什么,就去做,别想太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或许源于他身为理工生的背景。用他的原话,自己纯粹是一个做事的人。
概述过去30年在新加坡的打拼经历,谭志勇终于有了一句感概:“新加坡没有应酬和人际压力,对做事的人来说,这里是最轻松的环境”。
谭志勇习惯用数字去构建真实世界的情况。他的电脑里,有从2000年起新加坡所有房屋交易记录的备份数据,至今每月更新。
30年前携7万元来新打拼住兀兰组屋搭巴士跑工地
1996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波企业出海,以国企、建筑业为主。中国中冶炼研究院的年轻人谭志勇,在两家新加坡建筑企业的介绍下,带着40名工人和7万元来到新加坡,从劳务分包做起,进入这个陌生的市场。
1996年,谭志勇从北京出发到新加坡,太太在北京首都机场送行。
在靠近兀兰关卡的地方,他租下一间组屋,每天坐巴士去工地、与工人、承包商和客户打交道。“许多年纪大一点的华人,看到我们,就像见到家乡来的亲人,特别愿意帮忙。”
他笑着回忆说,大家很快在生活上就适应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