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1
大马华裔人口逐渐减半?!
马来西亚华裔人口正在减少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今年年初,公正党国会议员便呼吁华裔年轻人多结婚、多生育。
据马来西亚统计局(DOSM)的数据。这些数据表明,马来西亚华裔未来必须在思想上做好转型的准备。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1月1日,马来西亚各大民族总人口为3014万人,其中巫裔土着有1761万,非马来裔土着有371万,华裔有682万,印裔有200万。如果只看这些数据,可以得出华裔占比为22.6%。
其中,巫裔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0.1岁,中位数为27岁,标准差为20.2;华裔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6.1岁,中位数为37岁,标准差为20.6;印裔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2.9岁,中位数为32岁,标准差为19.9。这些数据反映出马来西亚华裔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
但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各年龄段的人数差异。举个例子,在30~34岁年龄段,巫裔人口约有143万,再看最年轻的0~4岁年龄段,巫裔人口约有147万,增幅为3%。
人数差异严重
反观30~34岁年龄段的华裔人口约莫51万,而0~4岁的华裔人口仅有27万,降幅为惊人的53%。
换句话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每两个华人中,将少掉一个,这就是30年后的华裔将会面对的问题。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带来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政治、文化传承以及经济影响。
首先,在政治方面,华人占比的明显减少会对华裔在马来西亚政治上的地位造成冲击。在各级议会中,代表华裔的议员人数预计会减少,这可能会导致政策逐渐偏向其他种族和宗教。到时,要如何扞卫与华社紧密相连的各政经文教课题,都考验着未来华裔从政者的智慧。
其次,在文化传承方面,未来预计会有更多社团因后继无人而面临关闭。社团领导应具有高瞻远瞩的思想,立即开始讨论如何与其他社团进行资源整合,而不是等到30年后再由下一代来处理。
现今在华裔社群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组织,如华总和中华公会,应该系统性地与月子中心或育幼机构进行有效沟通,通过津贴或以商养育的模式,让生育和育儿不再过于负担。
此外,应该进行思想教育,不用旧有思想干预新一代的养育模式,新手父母的心理因素也是我们应当重视的。
最后,在经济层面,许多传统华裔行业,如纸扎业、婚聘业、酒楼、幼儿教育、月子中心等都必须应对华裔人口骤减带来的冲击。转型是不可避免的,人口的减少意味着消费的减少,没有消费就没有赚钱的机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