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义顺81街第839座组屋二楼单位发生火患,现场浓烟弥漫,一度笼罩整个停车场。
火患发生在一栋组屋的二楼单位,单位住着一名印度妇女。

住在该栋组屋的陈先生说,当时他先闻到烟味,随后发现停车场方向冒出大量浓烟。
“我闻到烟味,看到停车场那边很多烟,就赶快跑下楼。到了楼下才发现是二楼的单位着火。”
陈先生立刻跑到二楼失火单位,大喊看有没有人在家担心会有人困在里面,但他抵达时看到铁门已打开,屋内并没有回应。
他形容,浓烟弥漫情况相当严重:“烟已经高到我半个人的高度了。”

据他观察,起火单位的铁门当时是打开的,屋内杂乱,堆满物品。
陈先生也提到,住在该单位的年长印度妇女,事发后她已在楼下坐着休息。
这起事件并非个例,近期义顺组屋火患频发,仅11月就还有两起:
11月5号,义顺44街三楼组屋单位发生火患,初步调查显示火患因客厅内一辆个人行动辅助工具引起,40名同座组屋居民被紧急疏散,事发单位四人因吸入浓烟被送往新加坡中央医院治疗。这类个人行动辅助工具及PMD等已成为组屋火灾新隐患,过去五年占组屋火患4%

11月7日,义顺11街第128座组屋一个单位再次发生火患,失火单位内有两人因为吸入过量浓烟,被送入竹脚妇幼医院,调查显示,火患很可能是卧房内被点燃的物件引起的。

频发的火患暴露出多重隐患
从案例看,火灾原因集中在物品囤积、电器使用不当及个人行动辅助工具违规使用等方面
民众对此忧心忡忡,呼吁加强公共区域管理与老旧组屋电路检修,增加消防安全培训频次。
面对严峻形势,居民还需掌握实用防火知识。
日常要定期检查电器线路,避免一个插座插多个大功率电器;
厨房用火不离人,油锅起火先关阀再盖锅盖;
不占用走廊、阳台堆放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畅通。
遇火患时,无烟要迅速沿楼梯逃生并关闭防火门,浓烟则退守房间,用衣物堵门缝、泼水降温,拨打995求救。
